本站搜索
站群搜索
眼下,正是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,蒙城县195.6万亩小麦田,如今有了职业化的“田保姆”,让追肥、喷药等田管作业更加得心应手。
在板桥集镇大付村,蒙城县景林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景林组织专业植保队,带着三台自走式植保机为种粮大户付克幸家的小麦进行植保作业。臂展达到14米的自走式植保机,每小时可以完成100亩小麦的植保工作。植保队已是第4次来这里进行田间服务。
付克幸流转土地600多亩,成为职业种田人。你需要田管,我有专业的植保队伍,王景林和付克幸一拍即合,职业种田人有了职业“田保姆”。
付克幸说:“原来种地比较忙人,现在一个人就行了,又不要出力,都是机械化。”
目前,蒙城县景林植保专业合作社有自走式植保机4架,无人机20架,机手加上辅助人员50多名。每年的植保机械更新投入都在50万元以上。“随着气温的回升,最近每天投入的机械是在10个架次左右,每天作业面积大概是5000亩。”王景林介绍。
“我县推行机械化植保田管作业社会化服务,既提高了作业效率,又保证了化肥、农药的科学利用率,为小麦增产增效打下坚实基础。”蒙城县农业农村局板桥综合服务站负责人陈友祥表示。
近年来,蒙城县在积极推行“耕、种、收”农机作业托管的基础上,向农资供应、机械化植保作业、订单收购等农事服务环节延伸,实施农事服务托管,主要农作物耕、种、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.8%,获批全省首批农业生产“大托管”示范县,全面实现了田管种地职业化、新农机装备广泛使用、社会化服务组织全程参与。(张治国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